- PRODUCTS商品櫥窗
- 書籍出版品
商品明細
商品詳細介紹Product Introduction
【封面摘要】
沒有佛法以前的人修什麼法?沒有佛經以前的人讀什麼經?有一種法,不屬於任何個人、不屬於任何門派,是全人類所共有……。
修行並不難!但是,面對五光十色、媒體充斥的現代社會,一個人連要維持個正常的生活、健康的身心已是愈來愈不容易了,即使傳統的宗教與修行方式,也遭受到空前的顛覆與考驗。
然而,對很多人而言,在接觸到這種來自大自然的「原古智慧傳承」之後,雖然沒有懂得很高深的佛理,也都能在身、心上有很大的改變。或許就是因為他們恢復了一種人人本自具足的「原古智慧」吧!
【目錄章名】
傳承篇 第一
開場白
碟仙的真相
第一章 心靈的微妙
意識的層次/集體無意識/家族意識/種族意識/東西文化的差異/五蘊的過程/人類意識/天地思維/為什麼不能自主?
第二章 來自大自然的原古智慧傳承
要迴向到自己/來自大自然/原古讚/身智/棄車保帥的身智/心慧/生命、生活/傳承/傳承的內涵/成為「有緣人」
第三章 如何開啟心靈大寶藏
最後一片落葉,超科學的力量/建立正確的理念/決心/結語
法理篇 第二
開場白
概說
第四章 理
第一個特質/身體的活動/心理的活動/符號法門/實踐法門
第五章 法
息、音/場/以不生不滅為因/養清淨之息/寂靜之音、自然之場/正確的心
第六章 數
從「數」的類別講起/「數」就是訊號,就是符號/解開人類身、心的鎖碼
第七章 果
從數起修/大光明在心上顯現/結語:大圓滿/心中沒有遺憾/俱足大福報/德行波羅蜜/附:現場答問實錄
正思維篇 第三
開場白
緣起
釐清宗教的慣性思維
正思維的重要性
第 八 章 理念(一)宗教性
先有人修行,才有宗教/往生到哪裡/小心我們的慣性思維/即身成佛/悟即是佛
第 九 章 理念(二)修行性
修行的目的在解脫
第 十 章 理念(三)心靈性
擺開宗教思想的束縛/回歸心靈的原點/圓滿無憾的一生
第十一章 理念(四)福報性
宗教性的福報/修行性的福報/心靈性的福報
第十二章 理念(五)公益性
從公益性解脫出來/公益性與修行性之別
第十三章 理念(六)神通性
神通的真實義/釋迦牟尼佛的經歷/道人的心是光明的/心靈的奉獻
第十四章 理念(七)神佛的意義
智慧的結晶/信仰/身心不能自主
修煉法要篇 第四
第十五章 生命之根
三樣不生不滅的東西/認識「明點」/「明點」的特色/旋教旋忘/大如虛空,小若針頭
第十六章 息明點
息明點的對應位置/息與氣/息是氣之母/疑/氣回歸息
第十七章 音明點
音明點的對應位置/音與聲/音是聲之母/人體的微妙/育寂靜之音/音的微妙
第十八章 場明點
場明點的對應位罝/場/場是思維之母/天真/成自然之場/結語:改善人生,從生命下手
深入探討篇 第五
第 十九 章 數是理、法的極致
修「法」的迷惑/依數起修/集體因緣/理、法的極致/悟/原古法門超越潛意識/數,就是開光的介質/實踐
第 二十 章 數的奧祕
數與生命/數的妙用/佛、道、生命狀態/從生命下手/回到本來的生命狀態/開悟後修行
第二十一章 原古法門是一種存在
一種存在、一種發現/師法自然/為何而作
【 跋 】:峨嵋奇緣 〈原古法脈的傳承〉
【精彩書摘】
往生到哪裡
我記得曾經有同修問我一個問題,他說:
「請問老師!我們修『原古之道』將來往生哪裡?」
來!我也用這個問題請教各位,請問各位:「我們修『原古之道』將來往生哪裡啊?」……我們來講「往生哪裡?」這個問題。首先,你要先明白「往生」這兩個字,從哪裡來的?
佛教有八大宗:禪宗、密宗、淨土宗、唯識宗、三論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而淨土宗最主要的法要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往生淨土」。也就是說,淨土宗最主要的法要是:「念佛、一心不亂、往生淨土」,要三個加起來啊!所以「往生」是淨土宗所專有的一個名詞但是,因為淨土的思想,合乎我們中國民俗的一些傳說、信仰。
所以,最為人所接受,也是流傳最廣的,一直到今天為止,還是這樣子。因此,「往生」這兩個字,就變成普通名詞、變成通用名詞了,是不是?連一隻狗死掉,你也會說:
「他們家的狗昨天往生了。」
可見它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現代人的思想裡面了。
就是「往生」由「專用語」變成「通用語」,因此也成為我們慣性思想的一部分,以為死後一定是到哪一個淨土!但是,大家要分清楚哦!佛教的淨土不是只有一個而已,西方叫做「極樂淨土」、東方叫做「琉璃光淨土」、未來還有一個「彌勒淨土」……所以,「往生」已經變成一種慣性思維了。
其實,在密宗、禪宗就沒有講往生了。因為,淨土宗只是佛教八大宗之一,它並不是代表佛教的全部哦!──各位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很少人有想啦!對不對?這就是人類的慣性思維,要小心我們的慣性思維。
息、音、場的奧祕
我常引用《楞嚴經》的話說「要以不生不滅起修,才能證得不生不滅的果。」
我記得以前跟各位報告過,我們人從誕生以來,有三樣東西是一直到我們離開這個世間為止,都是不生滅的:
第一個、是呼吸;第二個、是心跳;第三個、是腦波。
各位想想看!我們出生以來,呼吸就沒有斷過,心跳沒有停過,腦波也沒有停過。這三樣東西,少了任何一樣,就叫做「死亡」。腦波停止,變成什麼?變成植物人;心臟不再跳動,就沒有辦法新陳代謝了,馬上就結束生命;不再呼吸,一口氣上不來就死了。呼吸,對應「息」,心跳,對應「音」;腦波,對應「場」,腦波包含在「場」裡面。
那麼,「原古之道」修行的法要、下手處,就在這三點。所以,這三個地方,我們稱它叫做「生命之根」。
因為天有天根,地有地根,人有人根;人根在「息、音、場」。它有什麼特色呢?它的特色就是不受時間、不受空間的束縛。
--摘錄自〈修煉法要篇 第十五章 生命之根〉
商品備註說明Product Remark
開本:平裝25開/416頁
初版年月:2000年4月
ISBN:957-30939-0-1
EAN: 9789573093909
CIP:226.65
商品注意事項Product Notes
國外訂購:請直接選購書種及數量,再線上刷卡即完成訂購。(結帳時會自動結算國外各地區航空運費)
國外訂購書籍商品,皆以「中華郵政」,〈國際航空包裹〉寄出。
國際航空包裹郵寄天數:
【香港、澳門地區】約:7~12天。(工作天)
【中國地區】約:7~12天。(工作天)
【亞洲及大洋洲】約:10~14天。(工作天)
【美國、加拿大】約:14~20天。(工作天)
【歐非、中南美洲】約:14~20天。(工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