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DUCTS商品櫥窗
- 書籍出版品
商品明細
商品詳細介紹Product Introduction
【封面摘要】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修佛、學禪最究竟義,然而,修行愈久,愈不敢碰觸這個問題。是否我們過度地殊勝解,而錯會了祖師西來意呢?在〈般若品〉裡,相信您會發現:「哎呀!原來般若就是如此!」
【目錄章名】
第十八篇 說食不飽
第四十一章 不能自悟
第四十二章 口念般若
第十九篇 摩訶般若
第四十三章 口念心行
第四十四章 妙性本空
第四十五章 了悟空性
第二十篇 不取不捨
第四十六章 心如虛空
第四十七章 空心靜坐
第二十一篇 心量廣大
第四十八章 用心修行
第四十九章 應而不藏
第二十二篇 真性自用
第五 十章 一切即一
第五十一章 展現般若
第五十二章 一真一切真
第二十三篇 般若行
第五十三章 終不可得
第五十四章 常行智慧
第五十五章 為什麼要講「空」?
【精彩書摘】
把智慧「行」出來
我們看這段經文「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各位,六祖惠能大師講「般若」,就講出了「般若行」,後面還有講到「智慧心」。也就是說,智慧只是一種存在,我們還要讓它變成一種行為。
譬如說,我們禪定求清靜,可是起坐之後,卻沒有去執行清靜,清靜是要行在生活中,是生活要清靜,不是坐禪要清靜。
「清靜」的意思不是乾淨,清淨的意思是「心不隨境轉」,你的心不隨著外境去轉,叫做「清靜」。
所以他說:「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不管在哪裡,在什麼時間,你都不會愚痴,「愚」就是癡,不明真理、不如法,做出不合真理的事情。你要「念念不愚」,而且「常行智慧」。
所以,開悟並不能成佛,開悟只是「念念不愚」,然後還要「常行智慧」──你的心開了,沒有錯,你有智慧了,可是還沒有去做啊!
我在《開悟之要》這本書後面有提到,我說開悟的人要去敲別人的門,也要等別人來敲門,還要能「常行智慧」。這四個字,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見到五祖的時候,他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他都已經修到「自心常生智慧」了,他還要再跟著五祖修!(參閱第一輯第十章〈不離自性即福田〉)
可是,我們很多人在這裡就走偏了,就宣稱成就了、成佛了,這是錯誤的,不究竟的。
其實,「常生智慧」之後,還要「常行智慧」,要去做出來,我們還要把智慧做出來。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的師父交待衣缽給他之後,他在獵人隊裡待了十六年,然後才開始出來說法。
白隱禪師二十六歲的時候,正受老人認可他,「你已經大徹大悟,請你從今以後,進入開悟後修行。」他修了十六年,到了四十二歲的時候,才很謙虛地說了一句話:「我呢,現在還勉強稱得上『得自在』。」
什麼叫做「得自在」?
放下!徹底放下,才得自在。
各位看看這些大根器者、大法師、大成就者,都要十幾、二十年喔!所以不能夠會錯意,一定要去「行」。
我認為蘇東坡居士犯了這個毛病,造成傲慢心,所以常常被後代的人拿來當笑話,其實他的境界,我以前也有過。
我也跟各位承認,在我碰到峨嵋山老和尚之前,我也是傲慢無比,但是別人看不出來,我自己也看不出來。我們說起話來很謙虛,有一張很謙虛的嘴巴,其實內心是傲慢的,所以請各位要清楚這一點。
---摘錄自《第四輯》〈第五十四章 常行智慧〉
商品備註說明Product Remark
開/頁:平裝25開/320頁
初版年月:2001年7月
ISBN:957-30939-6-0
EAN: 9789573093961
CIP:226.62
商品注意事項Product Notes
國外訂購:請直接選購書種及數量,再線上刷卡即完成訂購。(結帳時會自動結算國外各地區航空運費)
國外訂購書籍商品,皆以「中華郵政」,〈國際航空包裹〉寄出。
國際航空包裹郵寄天數:
【香港、澳門地區】約:7~12天。(工作天)
【中國地區】約:7~12天。(工作天)
【亞洲及大洋洲】約:10~14天。(工作天)
【美國、加拿大】約:14~20天。(工作天)
【歐非、中南美洲】約:14~20天。(工作天)